近日,禾蛙访谈栏目《禾禾同学会》对话简聘人才集团高级合伙人朱丹,这位被称作“丹姐”的湘妹子,其13年从业经验背后有哪些故事?带领本土猎头机构做到市占率遥遥领先,成功之道是什么?…一起来看。
1、强势逆袭:历时2年+,从普通员工到猎企合伙人
朱总,业内人称“丹姐”,是“典型的湘妹子”。湖南的一句名言“吃得苦,霸得蛮,耐得烦”,正是其职业轨迹的写照。
13年前,她做了个大胆的决定:辞去某985高校的“铁饭碗”,只因不愿困于“一眼望到底”的生活;第二份工作是在全国网聘平台担任资深客户经理,面向企业客户提供招聘解决方案。2016年,为追求更广阔的成长空间,她加入简聘,仅两年多时间,便从普通员工逆袭成为机构合伙人与股东。
朱总回忆,初入简聘时她从销售岗转到招聘交付业务,首批项目即为大体量订单——直面“需求急、体量大、类型多”三重挑战,非常考验顾问的专业能力。
于是,从一个项目入手,到多项目高频多线并进,朱总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卓越的招聘业绩,包括项目管理的业绩:将产品业绩从起初的年营收20-30万,猛然拔高至200万、400万,到如今一路飙升到2000万规模。
谈及关键打法,她坦言:“就是舍得干,没日没夜扑在项目上。”早期团队人力紧张,于是大量启用实习生——通过高频培养与互动,整合组织内外人力,形成“随时调用、高效并发”的协作模式。
同时,在加入简聘初期,更是摸索出本地猎企的破局之道:不同于大厂在网聘平台砸广告费投流的方式,他们推出“RPO直通车”招聘产品,人选入职后再收费;同时,坚持做流量,通过线下知名企业俱乐部,传递价值更高、效率更快、性价比更高的到岗付费模式;加上提供专业打法,性价比高,业务快速跑起来。
2、深耕之道:由点到面,助力客户从开荒到起飞
在简聘的案例库里,藏着两种“成长叙事”:一种是“从0到1”的开荒,一种是“从1到100”的陪伴。
第一类属于招聘的开荒项目,比如某垂直细分的技术赛道的一家客户,当时团队成员仅有老板、合伙人,甚至办公室正在装修,急需招聘大量职位,时间紧任务重!需从天南海北挖掘人才。
但朱总觉得,这种“把树苗育成大树”的成就感无可替代:他们挖来的很多工程师,后来成了企业股东;招来的技术总,带队攻破了被国外长期垄断的核心技术,实现了国内该技术领域的颠覆与加速创新。
另一类长期陪跑的故事,藏着本土服务的细腻功夫。某龙头企业早年有四五十家供应商,简聘最初在客户的供应商列表中并不突出,只是备选。
但他们抓住了一次招聘会的机会,从最初只做客户专场招聘会营销的一个训练,逆袭为全链条招聘服务商,覆盖国内国外全岗位;从只做客户的1个事业部,发展到同时推进20多个事业部的招聘;成为客户在本土供应商中无法被取代的存在。
稳扎稳打跟上客户发展的脚步,朱总将之归结为,“具备很强的专业度,同时懂客户企业文化,能很精准传递给候选人,所以交付质量自然很高”。
3、未来已来:以平台链接生态,优势互补寻找新增长
谈及行业趋势,朱总用“颠覆”来形容:“AI已能完成对简历的大量搜索和筛选、亮点识别,这对基础招聘是挑战。”而简聘的关键词是“稳中求进”——不盲目追求规模,而是沉淀组织能力,进行多方面资源的高频灵活培养与调动,让团队在高并发项目中保持稳定交付。
她眼中的行业机会清晰:AI与人力资源深度融合是必然,高端人才需求(尤其中小企业和政府体系)持续旺盛,灵活用工、出海招聘更是新蓝海。与此同时,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与区域官方、区域产业多做链接与合作,发展空间广阔。
作为深耕湖南的猎企,简聘与禾蛙之类招聘合作做单平台的合作,是其链接全国、赋能组织发展的重要选择。坚持“区域深耕”与“生态链接”相结合,简聘是禾蛙“嘉禾”战略合作伙伴,在禾蛙招聘合作做单平台也相当活跃,无论是发单还是接单均有产出。
朱总坦言,禾蛙平台通过细致的产品颗粒度,以生态链接模式,助力猎企打破信息孤岛,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们共同奋斗,各展所长。在去年的某个紧急招聘项目中,禾蛙平台提供的多维支持让简聘高效完成交付。
区域深耕并非地理固守,而是将服务嵌入产业肌理;生态协同不是简单的资源置换,而是各展所长、优势互补,让个体的韧性汇聚成行业的韧性。
正如禾蛙平台始终倡导的“共生共赢”,当越来越多猎企加入,将共同铸就猎头从业者的美好画卷——毕竟,只有根系深扎、枝叶相连的森林,才能抵御猛烈风暴,在时光中舒展新的枝桠。